41年前,正是小崗人自主推動了“大包干”,從而走上了溫飽的道路。改革創新永遠是進行時,在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道路上,屬于小崗村的改革創新故事,仍在繼續……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于靖園
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戶農民按下紅手印,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狀,簽訂大包干契約將土地承包到戶。由小崗村首創的農民自發的變革和地方各級干部敢于擔當、善于擔當實事求是精神的實踐,得到改革總設計師的肯定,小崗人從此擺脫了饑餓困苦,也由此拉開中國農村改革以至改革開放的大幕。
實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小崗村的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3.3萬斤,油料總產3.5萬斤,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400倍。在那個糧食極度匱乏的年代,黨中央從這場史無前例的改革中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希望,這一制度逐漸推廣到全國。
但小崗村并未躺在功勞簿上止步于現狀,而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浪潮,一次又一次革著自己的命,在創新之路上一路狂奔。
三年大提升
改革開放40余年,小崗人堅持發揚小崗精神,勇于探索,用勤勞的雙手建設美好家園。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安徽省鳳陽縣進一步推進“抓小崗帶全縣”戰略布局,為全縣農村發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小崗村通過土地流轉、適當的規;N植以及優質農業的發展等舉措,正在開啟一場全新的農村改革。
“小崗村作為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和農村改革試驗田,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時的殷殷囑托,繼續在農村改革發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探索農村改革的新經驗、新模式,奮力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毙彺妩h委第一書記李錦柱對《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說,“2016年,鳳陽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小崗村‘三年大提升’行動計劃,成立了以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縣委專職副書記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我兼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負責日常工作和具體事務。領導小組確定了包括深化農村改革、推進產業發展、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社會事業、加強組織建設5大領域136項具體工作任務!崩铄\柱表示,鳳陽縣和滁州市也分別提出“抓小崗帶全縣”和“抓小崗促全市”工作要求,從而確保小崗取得的成功經驗和模式,能夠快速得到應用、復制和推廣。
依托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小崗村發展稻田養鴨、稻田養蝦的綠色農業,上海農展會上,定價68元一斤的小崗綠色大米供不應求;開拓以“愛國教育”和“觀光農業”為主題的現代化鄉村旅游;借助淘寶、微店等互聯網途徑促進特色農產品外銷;聯合農業擔保公司和中國農業銀行為創業者提供信貸等資金支持……多種多樣的改革舉措既為小崗村的發展帶來了改觀,也為中國農村改革創新總結了經驗。
如何持續釋放發展活力?李錦柱表示,小崗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為動力、向改革要紅利,通過改革打破各種制約因素和瓶頸,積極探索拓展村民股權證書權能,充分激活要素資源,讓股權證書發揮效益釋放活力,使“紅本子”變成“活資產”。李錦柱舉例道:“為解決農民貸款無抵押物、無擔保物瓶頸,我們通過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拓展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和村民集體資產股權證權能!
一是“農權貸”,以鳳陽農村商業銀行為貸款發放主體,向“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關友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先合作社負責人周黨之等30戶農民,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140.5萬元,并逐步從小崗村向全縣推廣。二是“興農貸”,由小崗村、鳳陽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和鳳陽縣農業銀行按照3:4:3比例分擔貸款風險,設立額度為8000萬元風險補償基金。在全村授信的基礎上,村集體為村民背書,村民以股權證為自己的誠信背書,每戶村民的貸款額度為3000元—10萬元,貸款利率執行銀行同期基準利率。
吹響新號角
凡是小崗村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的農戶,經過縣農行授信并將集體資產股權證質押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小崗創新發展公司),就可以申請貸款。農戶可通過掌上銀行APP、柜面等多種途徑辦理借貸手續,貸款期限最長1年,可隨借隨還。截至目前,已為符合條件的30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興農貸”300萬元,切實解決了農戶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吹響了農村發展的新號角。小崗村黨委積極響應中央號召、搶先布局,2018年3月,小崗村組織開展了“小崗要振興,我該怎么辦”主題大討論,廣泛征求全縣和社會各界意見,研究制定了《小崗村鄉村振興實施方案》。2019年,小崗村又研究出臺了《小崗鄉村振興2019年度重點工作安排》,明確了72項具體任務。小崗村清醒地認識到,小崗振興必須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之路。一產做優,通過全域高標農田治理,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和集約化高效農業;二產做強,通過打造小崗產業園,著力發展壯大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總投資10億元的盼盼食品項目已經投產;三產做大,著力打造小崗村5A級景區創建、培訓教育和農村電商3個平臺。2018年,小崗村成功獲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
李錦柱表示,改革就是創新,創新也是改革,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改革發展全局的“牛鼻子”。一是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面,考慮到集體經營性資產較少,省市縣向小崗創發注入財政資金3150萬元的情況,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以小崗村現有經營性資產和部分小崗村品牌折算無形資產3026萬元作為合作社總股本與創發公司進行股份合作,占股49%。這部分資產量化為個人股,村民所持股份參與收益分紅。
二是在構建現代農業三大經營體系方面,圍繞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先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5家。加快推進小崗產業園建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和電商經濟,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圍繞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全面改善小崗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和高效農業,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圍繞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快推進農機公司、育秧工廠、植保服務隊、烘干中心“四位一體”的農機示范大院建設,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三是在創新發展體制機制方面,組建小崗村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和旅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兩個平臺公司,分別負責小崗村5A級景區創建和加強小崗村品牌保護與利用,引入專業團隊參與管理運營,深度挖掘小崗品牌價值,擴展營銷渠道,顯著提高小崗村品牌的美譽度、影響力。將“互聯網+大包干”新模式,和紅色旅游特色融入創意農業、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之中,以此帶動一產、促進二產,并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培育創新發展動力、塑造更多優勢引領發展,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
2018年,小崗村開始推行“互聯網+大包干”的發展模式。在小崗村主干道上,可以看到每家每戶的門口都貼了二維碼,只要一掃就可以進他家的網店里直接采購。村民不需要去找產品,不需要找物流發貨,這些都是由鳳陽小崗科技有限公司統一去做!拔覀冞@個平臺是專為農民打造的一個農產品上行的平臺,給農戶的網店和城市的消費者建立一個直通渠道。目前我們開通了300多家,效益好的農戶一年有2萬多的收入,收益平均每月有一兩千塊錢!兵P陽小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輝說道。